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江理>>正文
《中国江西网》:称赞教育又迎春天?“夸夸群”火遍江西高校
日期:2019-04-20  点击次数: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新闻客户端讯郑德森、杨欣、记者熊春瑜、见习记者朱嘉明报道:今年春季学期开学后,在包括南昌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多所江西高校内,“夸夸群”忽然火了。学子们只要进入微信群,不管遇到什么糟心事,都能得到大家争先恐后的安慰,不一会儿就能让求夸者看到乌云背后的金边,坏事背后的转机……针对这一颇受江西高校学子喜爱的沟通方式,高校心理专家有何看法?教育中怎样的“夸”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夸夸群”火遍江西高校

自今年3月,在多所江西高校内,学子们只要进入一种名叫“夸夸群”的微信群,不管遇到什么糟心事,都能得到大家争先恐后的安慰。钱包丢了、考试砸了、错过机会了,大家都能把你的烦恼往好的方向“解读”,无论发什么都会收到别人的夸奖和赞扬,同样的,你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主动夸赞别人。学生们纷纷表示,这种方式很新颖,很有趣。

在江西理工大学,目前已有7个由学生自发组织建立的“夸夸群”。城乡规划161班王妮娜是其中一个“夸夸群”的群主,“一开始面向的是班上的同学,后来由于群成员的不断宣传以及‘夸夸群’新颖又能解压的特点,逐渐受到全校师生的欢迎。群里每天的活跃度都很高,有时下课一打开手机,屏幕上就会显示有99+条未读消息。”

由于生病,心情不好,材料172班郭毅在群里发了一句“生病难受,求夸”,马上就有人回复“你魅力太大,病毒都舍不得离开你,夸”。他笑着说,“看到这个之后哭笑不得,心情也舒畅了许多。”

据另一“夸夸群”的群主机械172漆金涛介绍,建立“夸夸群”的初衷是为了创造更多的乐趣,给大家提供一个释放压力、排解郁闷、找到自己存在感的平台。“但是我们规定群里只能夸人,不能嘲讽,拒绝广告和低俗笑话。”

“夸夸群”的出现得到了江西理工大学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负责人郭修凤的赞赏,“‘夸夸群’这个方式不错,可以让人增强自信,加深与同学的交流沟通,有助于加强同学之间的联系、缓和矛盾、增进友谊”。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辅导员曹然表示,高校学生是处于学校和社会过渡带中的特殊人群,大学也是学子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日常的学生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学生面对挫折产生的亚健康心理情绪。事实上,“‘夸夸群’之所以能在高校‘象牙塔’中火起来,和现在高校学子面临的学业压力、经济困难、就业压力和心理困惑等非常普遍有关,产生的挫败感会造成心理困扰,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心理问题,而这时学子们就特别需要支持系统”,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杜为表示,对于寻求“支持系统”,“夸夸群”确实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在没有经济成本的情况下,就可以在群内进行心理调节。“但年轻人在遇到压力时,更应该学会自我调节,用运动、阅读等健康方式让自己放松,选择适合自己的支持系统”。

“夸夸”VS.“点冷水”

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早已证明:经常被表扬,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对“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一点深信不疑,花式夸孩子更成为了教育中的常态。但盲目的称赞教育和花式夸奖,会让人陷入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如果遇上一些不顺,则难以解决甚至难以承受。一项公开调查数据显示,71.16%的网友投票认为当前青少年亟待补好挫折教育。如今青少年经受挫折的能力越来越弱,俨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江西理工大学心理系教授刘敏岚认为,称赞教育和挫折教育虽然侧重点不同,但两者在教育实践中并不矛盾,应当是一种互补关系。“有一种成功笔记,每隔一段时间就列几件自己做成了的事,给自己打气,施加积极的心理暗示”,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能让自己看到成绩和光明,从而增加自己的勇气。人的成长需要激励,当然,也需要反思。“如同煮饺子,不时点点冷水。对行为进行校正,对旧经验再检验,及时调整,才能时时保持良好的状态。”

目前江西各大高校都已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或选修课程,高校学生可以通过课程,寻求适合自己的心理“支持系统”。同时,高校校园内也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不仅开展校内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更能够接受学生线上预约,为高校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和解决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脱离心理困境。据南昌航空大学学工处副处长李建耀介绍,通过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寝室”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依靠心理咨询中心专兼职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和心理联络员四种力量,实现对学子心理的关照和关爱,促进学子心理素质养成。“

既不过分称赞也不随意责骂,以敏感的心和敏锐的眼神,准确、及时找到学生的受挫点在哪里,深度挖掘、发现出现问题的最初根源,才是帮助学子们渡过心理难关的最佳途径”,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学工办梅露表示。 “夸奖与批评其实都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尤其是校园里,更需要的是专业的心理疏导”,南昌大学一位本科辅导员强调,特别是对那些有心理问题的人“及时发现、及时干预,让他们正确认识压力、批评、夸奖,使更多人顶住压力愈挫愈勇、受到批评不丧失信心、得到表扬而不迷失自我”。

好的教育应该怎样夸?

“夸夸群”大概并非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是《伤仲永》。一个曾被“各种夸”的神童,本应有个辉煌的前程,可惜他的父亲过分沉浸在这种虚无的夸赞中,不让儿子读书,带着他四处求夸蹭饭得赏钱,神童也最终“泯然众人矣”。历史上也不乏死于这类“捧杀”的人,比如被刘备夸、曹操夸、孙权也夸的关羽,夸得最后却走了麦城。

作为一种浅表的心灵按摩和短暂的心理抚慰,“夸夸群”当然是称职的,且不失为一种情绪管理的好手段。被大家一安慰,心情自然舒畅,然后就可以带着这种愉悦去奋斗;可真碰上大一点儿的坎,不是几句好话能抚慰的。同时,来自陌生人的“花式表扬”,虽然有趣,但强度小,作用时间短,对人心理的抚慰不会起到多大作用。况且,网络世界得到的夸赞越多,回到现实中,产生的落差可能更大。这种新型社交模式对于传统人际关系也会有一定冲击。

刘敏岚向记者表示,“夸夸群”中的花式夸奖其实并不是教育理论研究者所提倡的夸奖方式,真正能在教育中产生正向效果的“夸奖”应该是基于对人的能力和努力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而非肤浅的“随意夸”、“各种夸”。

江西理工大学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负责人郭修凤也认为,夸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虚夸。另有一项关于称赞方式与思维方式发展的课题研究显示,针对平时家长们习惯性地说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可爱等话语,只会让孩子看到单纯地被大人们喜欢,并未感受到是因为自己的努力、用功、肯投入等得到的支持、鼓励。“根据公认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对孩子最好的称赞方式是鼓励,而非单纯的夸奖。针对孩子实际能力的提高和付出辛苦努力的鼓励,最能得到孩子的正面反馈。”刘敏岚认为。

http://ce.jxcn.cn/system/2019/04/16/017463196.shtml



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Copyright © 2017 www.jxust.edu.cn 江西理工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  [赣州-三江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958号  邮编:341000  

        [赣州-红旗校区]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邮编:341000

        [赣州-黄金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  邮编:341000

          [南昌-南昌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180号  邮编:330013


   移动版    赣ICP备05001230号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