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江理新闻>>正文
我校组织师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
日期:2025年09月03日 19:27  点击次数:

本网讯 历史的烽烟虽随时间渐远,但精神之火仍在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学校组织在家校领导、校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各学院辅导员在启航会议中心1号厅集中收看直播;学校广大师生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方式线上线下同步收看纪念活动实况直播。

(启航会议中心1号厅集中收看直播现场)

观看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师生们全神贯注,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大家纷纷表示,阅兵仪式不仅彰显了国威军威,更展现出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历程,增强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校内各单位纷纷组织师生集体观看)

此次的集体观看活动,充分激发了学校全体师生的爱国情怀与奋斗热情,学校全体干部职工将以“实干之我、担当之我”的昂扬姿态,把爱国情怀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同学们也纷纷表示,将把收看纪念活动激发的热情转化为学习动力,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将来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观看结束后,师生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实际,畅谈观看体会和感悟。

社会科学处处长 王小元

此次阅兵仪式,意义重大,作用凸显。阅兵仪式能够凝聚国内的力量,让我们今后在前进道路上增强信心;能够震慑敌对力量,让我们在前进道路上减少阻力;能够形成世界的和平力量,让我们在今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当中走得更稳,走得更好。展望未来,我们将迎来建军100周年和建国80周年。我想,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我们将更有信心、更有力量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刘传立

当抗战老兵乘车驶过长安街,当礼炮声与国歌交织,我内心满是震撼与沉思。作为学院党委书记,我深知“立德树人”需以历史为根基。80年前,无数青年为救亡图存挺身而出,用热血诠释家国担当;如今,我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更要将抗战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后续工作中,我们将通过专题党课、红色研学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抗战历史,感悟先辈不屈意志;同时结合学科特色,引导教师将家国情怀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强国有我”的责任感。唯有让青年读懂历史、铭记使命,才能为民族复兴输送有理想、敢担当的栋梁之才,这是我们对历史的最好告慰,也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必然担当。

全国高等学校矿业石油安全工程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采矿工程系教授黄震

晨光中的阅兵仪式,让我心潮澎湃。当装备方阵驶过长安街,我看到的不仅是国力的彰显,更是矿产资源自主保障的战略意义。这些先进装备的制造,离不开关键矿产的稳定供应。我和团队长期深入矿山一线,开展一系列技术攻关,着力解决资源安全瓶颈问题。我们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通过智能化、绿色化的技术革新提升资源保障能力。

阅兵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大课,让我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将把阅兵展现的科技力量融入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技术突破都连接着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也将扎根生产现场破解难题,坚守育人岗位培养接班人,为我国矿业发展贡献力量。

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 MPA教育中心主任 张庆晓

本次阅兵向世界传递了一个关键信息,中国是珍爱和平的民族,但我们有能力、有实力捍卫国家主权,抵御一切来犯之敌,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也将代代延续。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作为一名高校老师,我将牢记并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嘱托,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当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工程学院专职组织员 李建润

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十分震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胜利来之不易,我们必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作为一名思政工作者,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我更深切体会到肩头的责任。我们要将抗战精神融入到日常的思政教育中,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和铭记抗战历史,教育广大学生不能忘记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责任,赓续精神血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软件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兼职思政课教师武绍杰

此次阅兵仪式的举行,不仅是国家对抗战历史的崇高致敬,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全民思政课”。当空中护旗梯队护卫着党旗、国旗、军旗呼啸而过,当无人智能作战力量以铿锵步伐驶过天安门,我看到的不仅是威武凛然的国之重器,更是一部行走的历史教科书和精神信仰。作为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如何让青年一代在历史中把握时代、在时代中感悟历史,进而树立正确历史观,是我的工作职责。当学生为大国重器欢呼时,我们要引导他们思考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当他们为英雄落泪时,我们应帮助他们将感动转化为强国有我的实际行动。正如抗战精神所昭示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依然焕发着闪耀光芒。

土测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书记、专职辅导员 唐琼瑶

直播中,受阅队伍的昂扬姿态、群众方阵的嘹亮口号,尤其是青少年代表眼中的坚定,让我深受触动。作为辅导员,我是连接学生与历史的桥梁,更需用鲜活的方式传递抗战精神。日常工作里,我常组织学生开展抗战故事分享会、红色影片赏析等活动,但这次大会直播让我意识到,历史教育更需“沉浸式”“共情式”。看到学生在直播后主动讨论历史、立志报国,我更加坚信:只要用心引导,抗战精神定能成为青年成长的精神养分,激励他们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

外国语学院24级翻译硕士徐玉冉

此次阅兵触动我的不仅是尖端武器装备展示的硬实力,更是抗战老兵敬礼时颤抖的手与坚毅的眼神。他们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屈辱到辉煌的历史跨越。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如何以专业能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和平发展的理念,值得思考。阅兵展示的是国之重器,而我们要传递的是国之理念——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强音。阅兵仪式让我深刻意识到,“外语人”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者,更应是文化的诠释者和理解的促进者。当我们用精准的外语向世界解释中国道路时,便是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特殊力量。此乃时代赋予外语学子的特殊使命,亦是我们对历史最好的回应。

电气学院自动化233班学生 张凤瀛

在阅兵仪式上,整齐划一的方队和先进精良的装备,让我看到了人民军队的高昂士气和斗志,铿锵有力的步伐和震天动地的口号也仿佛让我看到了人民军队一路走来的辉煌和艰辛。通过这一次阅兵式,也让我进一步地坚定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复兴伟业的信心。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应该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经济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执行主席曾至炜

当看到天安门广场上45个方(梯)队如移动的钢铁长城般整齐划一时,我的内心充满了震撼与自豪。尤其是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和信息支援部队等首次亮相,这些新型作战力量让我深刻感受到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看着战场网云车、数智赋能车等信息化装备驶过,我不禁想起人民军队从“万国造”到全面自主研制的艰辛历程。抗战老部队方队与新质作战力量同场受阅,“一老一新”的对比,既见证了抗战血脉的赓续,也展现了强军兴军的时代责任。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深感使命在肩。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自身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文/汤梦莹 图/周雨婷)




下一条:我校开展2025年暑期干部人才集中培训

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Copyright © 2024 www.jxust.edu.cn 江西理工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  

                                                                                      [赣州-三江校区(东园、西园)]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958号  邮编:341000  

                                                                                      [赣州-红旗校区]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邮编:341000

                                                                                      [南昌-南昌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180号  邮编:330013


   移动版    赣ICP备05001230号-1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