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擘画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宣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我省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员工热切关注,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如何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时代答卷,在新征程上贡献高校力量,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来自高校的热烈反响——
南昌大学党委书记 罗嗣海:
在“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出总动员、作出总部署,意义深远、催人奋进。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江西发展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南昌大学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谋划和推进好“十五五”学校事业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力“双一流”攻坚,深入推进综合改革,深拓服务贡献维度,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把全会在关键时期作出的关键部署转化为关键作为,增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内生动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南大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西师范大学校长 陈芬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成就,科学擘画了“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蓝图,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引了前进方向。我们将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将国家战略需求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将全会精神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要求,立足学校办学实际和发展定位,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以“双一流”建设为总牵引,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和保障机制,攻坚克难、担当实干,加快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师大力量。
华东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柳和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站在“十四五”圆满收官、开启“十五五”崭新征程的历史节点,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全会作出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战略部署,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向新征程,华东交通大学将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火车头”党建为引领,驱动学校发展全面提速。我们将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复兴栋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在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聚力突破;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学校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和务实担当的作风,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坚定不移地朝着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华交力量!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书记 蒲守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乘势而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顶层设计、战略擘画。对景德镇陶瓷大学这样一所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高校而言,既是服务大局的使命考验,更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十五五”时期是国家和区域产业升级与科技革命深入演进的关键期,我们将牢牢抓住“特色”与“改革”这两个关键词,将学校发展置于国家与区域发展的大格局中谋划。将围绕“1258”总体战略,即“一个奋斗目标,‘两步走’战略安排,五大战略,八项重点任务”,以“强特色、优结构、提内涵”为基本遵循,以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为抓手,坚定不移走特色化、差异化、融合化的内涵式发展新路,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抢抓机遇、争创一流,加快建设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陶瓷大学,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担当。
宜春学院党委书记 李国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面向新征程,我将团结带领宜春学院全体师生员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与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学校自身发展融入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与宜春市“869”行动计划,锚定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鼓足干劲抓落实,确保“十四五”顺利收官、科学谋划好“十五五”发展规划,切实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省、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江西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胡永红: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江西职业技术大学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紧紧围绕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进一步落实“1269”行动,深化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建设,聚焦船舶办学特色,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持续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高起点编制“十五五”规划、高质量推进国家“双高”建设、高标准建设职业本科大学,敢于攀登、争创一流,革故鼎新、永不止步,全力以赴推进学校“登高升级”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万晓波: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会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议题,作出战略部署,意义深远,催人奋进。全会擘画的发展蓝图,彰显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强烈的历史担当和深邃的辩证思维。我们深刻认识到,学习宣传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聚焦先进制造等领域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化内涵建设,以务实举措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办学实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江西省政协常委、农工党省委会委员、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 涂文清: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为未来发展锚定了方向,我深感振奋。全会强调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与学院发展方向高度契合。我们将以此为指引,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研创新,围绕国土、环境领域关键问题开展攻关,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实际行动为“十五五”发展添砖加瓦,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全国模范教师、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 丰土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擘画了“十五五”时期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全会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与学院深耕的土木、测绘、水利等领域高度契合,为我们指明了服务国家战略的实践方向。面向“十五五”,我将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任务,聚焦山区防灾减灾、智慧城市建造、矿产资源高效开发、生态修复等国家急需领域,强化有组织科研,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力争在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同时,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科教融合、产教协同”育人机制,培养更多心怀“国之大者”、具备创新能力的青年科技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实人才根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智慧与力量!
井冈山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全国第四批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成员 周彦波: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作为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主动作为,立足红色大地,系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积极推动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和优化,不断深化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改革,努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注入核心动力。依托“红、绿、古”特色资源优势,以“红色基因传承”为灵魂,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为路径,以“服务区域新质生产力”为目标,探索出一条“红色引领、产教融合、学科交叉、创新赋能”的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为革命老区高校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金奖获得者、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2024级工程管理专业学生 车铭芝: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意义重大,为国家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十五五”关键时期,我将紧跟国家发展步伐,结合自身专业和创业项目,把创新成果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大家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江西财经大学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2022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 付文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个人发展与时代脉搏的同频共振。作为一名大学生,此次全会明确“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这正与我即将踏上社会、开启下一个人生阶段的时间高度契合。我将带着这份时代赋予的责任感,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在社会的广阔天地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青春答卷。
九江学院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A2314班学生 董婷玉: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不仅为推进“十五五”国家高质量发展擘画了蓝图,也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健康中国”建设是国家高质量发展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生动体现,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新时代的医疗事业不仅要追求技术顶尖,更要实现服务下沉,将优质的医疗资源带到社区和乡村,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定服务基层、服务人民的信念,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与临床技能,涵养“医者仁心”的大爱情怀,将青春奋斗融入国家医疗事业发展的洪流,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来源:江西省教育厅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7dhVzQl3Cv0c2--kpKKZeg